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,黄纪石,这位英勇的战斗英雄,原本是42军125师375团2连的一名司务长。战前,他怀揣着对敌人的强烈报复心情,渴望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。尽管只是一个基层干部,他仍然坚定要求加入一线战斗队伍。领导对黄纪石这种敢于担当、勇敢冲锋的精神表示欣赏,最终将他任命为3排排长。
凭借着无畏的勇气与非凡的机智,黄纪石在战斗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,成功击毙敌人19名,并因战功卓著,从排长迅速晋升为副连长、连长。最终,军委授予他“战斗英雄”这一崇高荣誉。
2月19日晚,部队在紧张的气氛中连夜向越南腹地进军。3排担任先锋尖刀排,而黄纪石则毫不犹豫地走在最前方。经过复和县城,这里已经被先头部队攻占,迅速赶到了320高地。此地的复杂地形让部队行进速度有所减缓。穿过一座小桥,潺潺的流水声环绕在四周,黄纪石忽然听到路旁树林中的轻微响动,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可能的威胁。
展开剩余72%他迅速用肩膀碰了碰8班长王志光,示意他带领队伍继续前进,并顺手接过了王班长的冲锋枪。在树影的掩护下,他迅速钻进了丛林中。借着微弱的星光,他清楚地看到两个越军的黑影正在悄悄举起枪,准备对公路上的我军进行袭击,枪膛里的子弹在星光下微微闪烁。
黄纪石大喊一声:“不许动!”两名越军被他的声音惊得愣住了,随即,“哒哒哒”一梭子子弹打在越军身上,公路上的我军队伍立刻四散躲避。等了一会儿,四周再次归于寂静。黄纪石朝8班长喊道:“八班长!”
“我在这里!”8班长立即回应,黄纪石背着两支冲锋枪走了回来,笑着说:“今天终于尝到‘开荤’的滋味了。即便是去见马克思,我也抓了两个陪葬的。”此时,连队官兵一致称赞他果敢机智,救了大家一命。
随着战斗的进行,连长和副连长先后牺牲,上级在火线决定任命黄纪石为副连长。
2月26日凌晨,375团1营加强7连,向固守班占西侧无名高地的敌军发起进攻。这片高地由五个山头组成,3号高地地势最高,是敌军的主阵地。二连的任务是攻占3号高地,黄纪石带领3排从右翼迂回,准备在北侧山嘴切断敌人的退路并阻击增援。为降低伤亡,部队决定夜间进攻。尽管天空细雨蒙蒙,部队依旧悄悄摸向目标。荆棘与野草划破了他们的手,衣服也被挂烂,但他们依旧忍耐着,直到接近敌军的第一道堑壕。
就在这时,一个越军哨兵突然发出惊叫,紧接着,敌人开始扫射。黄纪石低下身子,子弹在他身边擦过,水壶也被打穿。面对突如其来的威胁,黄纪石果断命令3排发起强攻,瞬间击毙了敌哨兵。那些趴在堑壕中的越军纷纷慌乱逃窜,有的甚至连裤子都没来得及穿。黄纪石趁机指挥队员占领了敌军的堑壕。
随着敌人的反击,黄纪石巧妙地指挥部队,等待敌人逼近后突然发起猛烈反击。在此过程中,黄纪石展示了惊人的判断力和精准的战术指挥。他利用敌军的混乱局面,迅速夺取了关键的阵地,并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了越军的多个反击点。
在搜索敌人的过程中,黄纪石无意中发现了电话线,立即意识到可能找到了敌军的指挥所。经过一番巧妙的调查,他带领部队找到并摧毁了敌军指挥部,彻底打乱了敌人的指挥系统。紧接着,黄纪石指挥3排在敌人的混乱中再度占领了3号高地北侧的山嘴,这一战果彻底扭转了战局。
黎明时分,越军开始组织反击。黄纪石早已预料到这一点,设下了一个巧妙的陷阱,诱使敌军集中力量进行攻击。就在敌军集中力量发动反扑时,黄纪石果断指挥全排展开猛烈反击,成功消灭了大量敌军,并彻底粉碎了越军的反扑计划。
战斗的最后阶段,黄纪石带领部队在成功封锁敌军的退路后,继续追击撤退的越军,确保了敌人无法逃脱。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战术和果敢的决策,黄纪石最终帮助部队在3号高地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。3排的战士们仅以3人伤亡的代价,成功击毙敌人46名,为班占战斗的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。
由于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卓越表现,黄纪石被火线提拔为连长,并在军委的嘉奖下,荣获了“战斗英雄”的称号。不仅如此,1979年9月,黄纪石又被提升为副营长,从一个普通的司务长,一路晋升为排长、副连长、连长、副营长。这位年轻的战斗英雄,凭借着超凡的勇气和智慧,在战场上实现了人生的巨大跃升。
发布于:天津市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